发布日期:2025-04-11 浏览量:343次
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,高新区、经开区、平原示范区管委会,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:
受较强冷空气影响,预计4月11日至13日我市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。11日夜里至13日白天,我市有5到6级西北风,阵风8到9级,西北部山区局地11级以上,并伴有沙尘天气。气温较前期下降8到10度,12日白天最高气温降至15到16度,12日和13日早上最低气温降至5到6度,西北部山区降至3度左右。根据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,为切实做好我市大风降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:
一、提高思想认识 落实工作责任
各县(市、区)、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强化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立足于防,坚持防抗救相结合。严格履职尽责,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层层落实责任制,强化防范应对措施,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和损失。
二、加强监测预警 落实会商机制
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工作,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预警,强化监测分析和适时临近预报,第一时间通过广播、电视、互联网、报纸等媒体和微博微信、手机短信、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和防灾避灾提示。各县(市、区)、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会商研判,密切合作,按照职责做好防范应对工作,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社会宣传引导,加强大风降温天气应对防范知识宣传,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。
三、抓好生产安全 履行主体责任
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进行隐患排查治理,防止因大风降温天气引发事故。住建、城管等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现场管理,停止户外高空作业,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,起重设备要完全断电,塔吊要顺风向停靠,施工电梯、龙门架、吊篮要落地,配电箱要完全落锁。要迅速对城市户外广告牌、可能倒伏折断的行道树、高层建筑外围附着物进行全面排查,对可能因极端天气带来重大风险的,要及时实施拆除、加固或撤人、挂牌禁用、拉警戒线等措施,防止出现坠落、倒塌、折断等安全事故。公安、交通等部门要做好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的交通疏导,及时发布恶劣天气行车安全风险提示警示,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。文广旅部门要督促各旅游景区严格按照设备运行规定,关停户外游乐项目及区域,强化专人看管,并及时发布提示信息,必要时关闭景区。教育部门要视情通知中小学、幼儿园、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,必要时停课。民政部门要指导民政服务机构做好灾害应对,加强养老院、福利院等重点场所防范措施,适时开放民政服务机构作为应急避灾场所。卫生健康部门要备足医护人员力量和医疗设备,强化医疗应急准备,做好因灾受伤人员的急救和转运救治工作。林业部门要切实强化火源管控,加强林区巡查,盯住山头、看好路口、严查林边,严厉打击违规野外用火行为,坚决杜绝火种入林,严防森林火灾。农业农村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指导农户及时采取预防应对措施,减轻大风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,做好畜禽圈舍、水产养殖大棚等设施检查加固工作。电力、通信、供水、供气等部门要加强管线巡检和网络维护,及时排除危险、排查故障,确保各类设施设备安全平稳运行,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不受大的影响。
四、提高风险意识 注意个人安全
公众要提高安全意识,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。大风天气,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,尤其是居民楼阳台,不要随意摆放物品,防止坠物伤人。走路、骑车时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,不在广告牌和临时搭建物等下长期逗留。避免侧风骑车,以防被刮倒受伤。
五、加强值班值守 强化应急处置
各县(市、区)、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,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,保持信息联络畅通,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,遇到灾情险情等突发事件,第一时间报告,第一时间处置,迅速组织应急救援,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,及时调运发放救灾物资,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,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。消防救援机构要保持临战状态,做好应急救援准备。公安系统要确保在岗到位,确保社会秩序稳定。各县(市、区)、各部门、各单位之间要加强协作配合、联系沟通,在信息资源、应急准备、事故处置等环节形成合力,切实做好大风降温天气安全防范应对工作。
2025年4月11日